藏医独特的养生理念_藏医养生指导_北京东城宗喀藏医诊所-神奇的藏医藏药


藏医养生指导

藏医独特的养生理念

时间:2015-07-04  点击:129

  (一)、藏医学“静心养性”的养生理念

  藏医学的基础理论来源于佛教哲学,故此藏医学中的养生方法是与佛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联系的养生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藏医学的养生理念概括在两个方面即使躯体趋于暂时健康的世俗养生和使身心彻底的摆脱痛苦的终极养生。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把更多的养生见知都被局限在对躯体的健康追求上,虽然看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养生方法,但我们回味追溯,无数位离我们而去的养生先辈,他们始终没有能到达理想的岁龄而含憾姗姗离去。对世俗养生的追求,使我们离延年益寿、颐养天年的目标远至千里,遥不可及。

  在藏医学养生中,躯体的健康良好,是人们永驻健康园地的基石。藏医学中有浩瀚的经典阐释了躯体趋于健康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但藏医学中又认为养生调理的目标不能粘附在承受结果的躯体上,而是要放在影响躯体趋于健康的原因上。故而藏医学养生所要解决问题就转为促使我们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行为的主观意识上。这个主观意识就是贪欲、嗔恨、愚昧、傲慢等“剧毒”所玷污的心识。这种玷污的心识是一个错综复杂,庞大费解的聚合体。此种有藏医终极养生所要解决的“六愚根”、“二十随愚”、“五蕴”、“三苦”等等。

  针对如此种种影响我们健康体魄的“无形因素”,藏医学借佛教哲学的指导,制定了循序渐进,逐个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佛教中产生光明智慧,斩断无明愚根的“施舍”、“戒律”、“忍辱”、“精进”、“静定”、“智慧”六般若。用这些方法调节四窜无羁的心识,去除心体污垢,清净源泉。这就是“静心养性”。

  藏医学养生就是治心健体,养性得度,驾驭纷乱心境,辄止躯体受荷。

  然而我们虽然知道得到永往的健康,需要在心欲的控制上多下功夫,但我们要将根深蒂固的劣习,从根拔除,这需要极强的毅力。所以对大众而言我们不能只求独途而忽略身体本身的力量。

  ཕྱི་ནང་འབྲེལ་བའི་ཚུལ།

  (二)、风脉气血,天人合一

  藏医学养生中对人体本身所蕴含的潜在力量是极为重视的。所以在人体的认识上是相当有深度。尤其在脉络方面,阐述详尽。如藏医学中对人的体整体构造描述极为详细。以“脉中生躯体”,从微观到宏观,层层阐解。有“四脉络说”,就是从母体内的初始状态到生成血管神经,脉络躯体地整体的形成说。有初成脉、依存脉、连脉和寿脉四种。 初成脉(微观):生成于原始胚层中的三种微脉;依存脉(微观):有四种,如主回苏记忆的脉络(微动脉),主生殖器发育的脉络(精血微脉)等;连接脉(宏观):有白脉和黑脉两种。黑脉为主运输的动静脉。白脉为主传导的中枢及神经;寿脉:无形的精神形态等全面而深奥。要做到科学的养生,就要掌握人体的基本构造机理,还要明了脉络分布和气血走行。运用气血风力,达到通络开窍,化痛散疾,健体养精。

  而对于“风”(属性气)属于藏医学中的绝密部分。静心关键在于调气,安气关键在于除欲,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藏医养生中认为一呼一吸为一数,每昼夜大约21600息,此中有人体极微的智慧之气675息,我们就是要用挖掘潜藏于人体当中的智慧之气,摧毁,消除无始以来覆盖于心性的厚厚“三毒”晦雾,铲断受累于机体的主观之因,彻底达到永久健康。

  “而天人合一”更是藏医养生学中应用宇宙运理的最好写照。成书于几千年前的《四部医典》中就记载了一年当中太阳的“南北两行”(即太阳从赤道附近向北到北回归线;向南到南回归线)对气侯和人体的影响。认为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六个月(春夏)时,外部气候温度升高,整个环境热力四射,强光与高温下体内温火被夺,外感燥热难耐。而此时人体中的隐脉“如玛”(属水性)中的热性之种也随之引起,失去其凉润的作用。进而人体当中起消化作用的温火更是失耗,痰饮复生,脉道郁阻。又体中精气不生、能量急剧耗散而引起体虚乏力。此时就要在凉爽处适当运动,选择味苦、涩等的食物种类。要乘凉散心等

  在具体的做法上。初冬时节因寒冷干燥毛孔自动封闭,体内温火无处散失而增大了具有消化作用的胃火,故应增加食物的摄入量,过于少饮会导致气血不足,难抵严寒。故而食物应选择性味为酸、甘、咸的种类。可饮吃肉汤。此季应多晒阳光温经散寒。隆冬时节风寒袭人,应更加补充营养。有条件的可做油料按摩,增强体体魄。

  春夏时节因气候炎热,毛孔张开,体热易夺,进而影响胃火,躯体功能失衡,病邪易侵。故而宜摄入苦、涩之味为主的食物,包括陈青稞、蜂蜜、姜汤等。

  对于忙碌于实现人生目标的的都市人群,驻足小憩的短暂时暇都是千金光阴,故而藏医先辈真可谓有先见之明,他们用智慧创造了适用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与人群养生延寿的保健佳品,如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仁青芒觉、仁青坐珠达西、达西欠姆等都是极好的养生佳品。 另外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植物如虫草、红花、鹿茸、旺拉(佛手参)等更是提高都市精英健康体魄的养生珍品。

  六道轮回

  佛教中云:在往昔最初的始端,人类以及赖以生存的器质世界不曾存在。就连宇宙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奇观;眼花缭乱的恒星星云,以及人们寄托于生命延续的月亮和太阳均属于不实的存在。生命与生俱来的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无碍无挂,高大无比。无需刻意觅食,一切自然而成。但由于无始的极细意识转因续流中,寄存有一丝欲望的基因(贪的烦恼障),这彻亮的“能量体”就开始了他不净的生命转化。就如汽油中夹杂了沙粒;血液中产生了抗原一样。不久,机器会失灵,躯体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原有的规律被彻底打破。慢慢他们的光亮不在耀眼,而变得晦涩暗淡。贪欲越长越大,对食物渴求更加剧烈,缓缓的他们与生俱来的清澈本性被欲求满足的污浊贪心所吞噬,被层层污垢的意念的所包裹。而此时这些高级的生命体,失去了他高度智慧中生起的“无碍”的光亮能力,失去了他们原本具有的高度智慧的洞察事物的力量。智慧的消失使得在他们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变得真实不虚,成为了遮蔽的物障。这里俨然变成了另一个世界。其实这个翻天覆地的玄幻变化是无始以来潜藏于他们本性之中的细微的贪欲之念所造成。谁也不知道这个迥然不同的喜乐世界虚如梦幻。屡次的生命更替使得他们的记忆充满了更加密厚的“无明”,对以往光亮的美好世界再也无力回味。在无形缚带的束缚下,他们循环在尽受苦楚的轮道中,这就是轮回现实。一切器世界显现在你的眼前。那些崇高的生命从此跳入了被“五毒”迷幻的轮回续流中。

  无始以来,在轻易无法甩去的贪、嗔、痴等五毒的奴役下,人们对事物真理的了解更加渺茫,“无明”黑暗如无底之洞愈加无期。在不计其数的轮回中,生命在自己所作所为(业力)流转的佐使下表现的出千奇百怪。佛教中,把这种不同形态的异种生命归结为“六道众生”。这种生命体,循环覆辙,流转不息的反复规律又叫做“六道轮回”。

  六道众生分别为天人、人、阿修罗、地狱众、恶鬼、旁生众六种生命。

  “天人”即为佛教中居于欲界三十三之有情众生。寿命极长,可达数劫,身体高大,享用自成。在他们的感觉中这种福乐生活转瞬即逝,散乱迷茫中生命完结。在这之前他们身上会出现诸多死相。如在宝座上深感不适,头顶花鬘凋谢,体出恶汗等。此等现象预示即将堕入人间轮转,天人虽能颐养天年但最终会福耗资穷,再受人间酷苦。此时天人觉得一切化为乌有而倍感失落,痛苦无比。

  “人”即为地球之人。五欲中以性欲为主要特点。感受苦苦、变苦、行苦而一生受苦。如亲情离别、飞祸丧命、老弱病痛等痛苦。但能感悟苦楚的过患而寻求彻底解脱。故有“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之说。

  “阿修罗”即为“非天”,具有嫉妒、好斗的不善习性。嫉恨优于自身的“天人”,与其争战不休,但因天人身体高大,善战,势如破竹。进军时震耳欲聋。此时阿修罗每每都回遍体鳞伤,溃不成军。遭受无处躲藏的战火痛苦。

  “地狱众”即为身心之苦感受十分严重的生命。一般以感受而言。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和混合地狱。

  “恶鬼”即为遭受饥渴痛苦的一类生命。

  “旁生”即为各类家畜动物、昆虫、微生物等。感受被宰杀、碾死等的无知痛苦。

  宗喀门诊《藏医药传承明镜》大唐卡中的‘藏医药养生养生之道’描绘的就是从身心倍受痛苦煎熬的轮回生命超脱为不为被痛苦烦恼的绳索所羁绊的自由能仁的方法。为苦剧中挣扎的人们再现一种深邃的超脱方法。

  唐卡中最低层描绘的就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在水生火热的场景中抵还由于在自己数世之中转生为能够享受福报与暂时快乐的生命状态时,忘记了能使自己前往更好生命状态的善良与慈悲之举,忘却了对他人的感恩与回报,致使在无端恶意的驱使下所造成的需要自己亲身去感受的痛苦巨债。

  场景中‘天人’看到自己的光体渐渐暗淡,花鬘花色凋零,体出异味而预知自己即将要失去无穷无尽的享用和颐养天年的寿长而痛苦之极;‘阿修罗’(非天)性情嫉恨,与天人血淋沙场。损兵折将,无处逃窜,在极度恐惧中剖腹斩首,甚是痛苦;‘地狱’之众感受更为巨大的痛苦。上刀山,下火海。入铁浴,趟脓河,钻冰窟。到达岸边又循环出现,感受土、水、火、风带来的痛苦感受;‘饿鬼’腹大口小,脖细如管。饥饿异常却食物难咽,有的吃进食物,在咽部突变为红热铁汁,食道焦灼,疼痛难忍。最后饥寒交迫痛苦死去;‘畜生’命悬一线,不知何时死亡,前一刻生龙活虎后一刻却一命呜呼。任人宰割,成为别人的盘中餐,腹中肉。愚昧之极,奴役施差。痛苦之感无以言表。‘人’一生为所谓目标的实现而忙碌的不息,辗转奔波,实现后烦恼忧愁不曾减少,反而愈加强烈。在被误以为快乐的生活中,痛苦之事永未摆脱。好友的离别,情亲的失去。一生病魔缠身,生离死别。远远观望,人们在烦恼与苦楚中不能自拔。

  在六道轮回之上硕大的玉钵中盛满炼就的生津的养生之物,其上方依次端坐着双身欢喜之密义佛所显报身相。两边显现诸佛菩萨之无余净土。最中间的顶位为东方琉璃光佛。左右中位为摧击修法时出现的业魔邪障的密续护法本尊。这一布景预示着六道轮回是无边苦海,只有遵循佛医养生才能到达健康永乐的彼岸。

  《藏医药传承明镜》大唐卡中的这幅“藏医药养生之道”是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唐卡中最末尾的一幅。其中蕴含藏医药与佛教的深刻哲理。是一幅表述救度深陷于六道轮回无边苦海的众生于安乐净土的无上道法。 它不仅对给“五蕴”聚合的现世人身不幸罹患的疾病痛苦予以竭力的诊断和救治外方法。而且对来源于人类欲望与愚昧、嗔恨中的潜在忧患因素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解决。这是不同于其他医学的至深内义。是藏医药学具有的独特 “医学哲学”。为了彻底的消除永世缠绕于人类机体的痛苦与心灵烦恼,藏医以一种佛家医学的新型门类,给人们开启一扇豁然开朗的大门。

  在《藏医药传承明镜》唐卡‘藏医养生之道’中我们寻就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六道众生困苦无限,让人发滞。然而对于这种唯苦无安的迷离景象,大多数的人却追为“胜境”不知回头,周而复始。其实这就是因为每个人被无数次轮回的愚昧习气所奴役的结果。只有抛去厚厚的烦恼(贪、嗔、痴)覆尘,人们才会看到轮回浊世有多么惊险与肮脏。

  唐卡顶部的庄严佛境,藏医学当中称为东方琉璃光佛净土,是彻底从五毒烦恼(贪、嗔等)迷雾中,脱胎换骨、从六道轮回永远出离的代表。达到慈悲与智慧之合的法性自在。色相显示深邃湛蓝,表为空色,意思是得空见智慧。手持甘露玉钵,意为所盛甘露法药,具备祛除四百零四种因果疾病的药力。琉璃药师佛具得身、语、意之圆满功德。是藏医药学当中追求需要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要脱离轮回束缚,得到永久安康,唯有达到此境属真实不虚。人类的养生终极也是到达此境。

北京东城宗喀藏医诊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天下行

宗喀藏医门诊

主治范围

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疾病、肝胆疾病、运动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脑萎缩、脑梗塞、脑血栓、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脂、中风、偏瘫等;消化系统: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肝胆疾病:慢性肝炎、黄疸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胆囊炎、胆结石等,尤其对乙型肝炎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呼吸系统:急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病等;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皮肤病:牛皮癣、湿疹等;泌尿生殖系统: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症及妇科病疑难症等。